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通信网 > 移动 > > 内容页

海报│何以炼成《天山雪》?上海杂技团再推大型原创杂技新作

日期:2023-05-13 07:55:00 来源:文汇报


(相关资料图)

“暂停!停!我说停!这灯光是怎么回事!”这是杂技剧《天山雪》首次试演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合成。演至上海杂技团赢得国际金奖的“看家本领”抖杠时,总编导李春燕第一次喊了停。

还不等导演再多说,舞台侧幕闪出一位敦实的中年男子。没有麦克风扩音,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他很生气,比总编导还生气。再一看舞台上的几位青年杂技演员,沉默。刚从杠上下来的新疆小伙买尔旦·买买提,轻轻摇头。

“这是团里负责训练新疆演员抖杠节目的老法师陈台良”,一旁的工作人员小声告诉记者,“他是在担心演员的安全!”原来,杠上的青年演员上下翻飞,不仅考验与抬杠演员的默契配合,也离不开本人对落点有精准判断。这时候,舞台灯光变幻频繁就会晃眼,极大地影响判断,是要出事的。

半年多的朝夕相处,陈台良早把这群新疆演员看成了心尖儿上的肉。孩子们不作声,咬牙克服困难,但他作为师父,得顶在前头守护好每个人。而这,也是千百年来杂技艺术传承至今不断超越的精神内核——绝对的信任与家人般的爱。

而这一停,像是“魔咒”,整个下半场演出,大大小小的暂停喊了四五次,眼看观众即将进场,台前幕后每个人的压力,可想而知。从半年前启动的高强度排练,到近一周驻扎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的封闭式合成,剧组台前幕后近150号人,心里的那根弦,越绷越紧。

而彼时,距离杂技剧《天山雪》第一次正式面对观众,还有不到90分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上海文艺界如何答题?本报记者持续跟踪采访,并蹲点杂技剧《天山雪》首次试演前的合成彩排,从一个团一场剧来看上海文艺人的思考。

制图/编辑:张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通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